
1990年的秋天鑫创国际,曾深受蒋介石父子信任的特务沈之岳,竟来到了北京治病,并且还受到了礼遇。
这位82岁的老人曾是戴笠麾下“第二代谍王”,烈士朱枫就是被他亲手策划抓捕的,却在生命最后时刻获得大陆方面医疗援助,甚至惊动邓小平。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恩怨,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政治密码?
图片
沈之岳1913年生于浙江仙居富商家庭,青年时期因参与工人运动被捕,被戴笠看中特务天赋。
在戴笠的培养下,沈之岳成了军统特务,1938年,沈之岳在戴笠的安排下,化名“沈辉”潜入延安。
沈之岳跟着一个教授访问团去到延安后,为了潜伏下来,于是主动要求留在延安,因为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对沈之岳很赏识,所以在康生的肯定下,沈之岳如愿留在了延安。
沈之岳潜伏多年,他的特务身份都没有暴露,直到1943年,沈之岳成为军统的站长后,他的身份才被延安方面获悉。
后来沈之岳成为了蒋介石父子的心腹,1950年更是奉命在舟山抓捕朱枫,导致吴石、陈宝仓等英雄牺牲。
朱枫案细节至今令人唏嘘。1949年11月鑫创国际,为了将台湾地下党获取的情报快速传回大陆,朱枫受组织的派遣,以探望继女阿菊的名义赴台,从吴石处获取台湾战区防御图、金门海防部署等绝密情报。
后来因为叛徒蔡孝乾供出接头方式,沈之岳在舟山布下天罗地网。朱枫藏匿于医院院长顾孙谋家中,本有机会乘小船偷渡,却因不知蔡孝乾叛变错过时机。
图片
被捕时,她从容撕开大衣夹层吞下金饰自尽,被救后仍坚贞不屈,最终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身中六枪就义,年仅45岁。
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双手沾满鲜血的“死敌”,却在1990年获得大陆礼遇。这背后是1990年代两岸关系的微妙转折。
当时大陆提出“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”方针,1990年召开全国对台工作会议,确立“争取台湾军政旧部、反对台独”的战略。
沈之岳作为台湾情报界“元老”,其晚年访问恰逢两岸关系破冰期。
1990年9月,台湾《国家统一纲领》提出“开放直接通邮通航”,大陆随即开放福州、厦门至高雄“试点直航”,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在香港签署“会谈纪要”。
大陆对沈之岳的礼遇,实则是政治智慧的体现。正如邓小平所言:“一国两制”需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。沈之岳虽为前特务,但反对“台独”立场明确,且在台湾情报界仍有影响力。
1993年沈之岳病逝台北,其生平争议至今未消,但大陆此举向台湾各界释放明确信号:只要认同一个中国,皆可谈。
更深层的考量在于历史观的超越。王芳在《我与公安》中回忆,大陆对沈之岳的克制态度,本质是对“各为其主”的理性认知。
正如张爱萍与沈之岳会面时所言:“不杀之恩要感谢毛主席的政策”——这不是简单的江湖道义,而是大国自信的体现。当国家实力足以支撑格局,昔日敌人亦可成为争取对象。
图片
沈之岳事件恰似一面镜子,映照出大陆在历史恩怨与未来统一之间的平衡艺术。
站在2025年回望,这段历史更显深刻。沈之岳从“军统谍王”到“两岸桥梁”的转变,印证了“渡尽劫波兄弟在,相逢一笑泯恩仇”的哲理。
当国家强大到无需计较旧怨,当政策智慧超越简单情绪,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胜利?
正如朱枫烈士在法庭上从容倚栏的姿态,真正的信仰从不需要敌人的态度来证明——而一个大国的气度鑫创国际,恰在于能坦然面对历史,从容拥抱未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